6月15日,中德生态园国际顾问委员会(智库)第二次会议在青岛中德生态园举行。
自2013年以来,包括德国前巴伐利亚州经济部部长奥托.威斯豪耶、前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等15位在中德两国极具影响力的权威级专家应邀担任园区高级顾问,义务为中德生态园提供专业化的政策咨询和实践指导。本次会议以“中德生态、经贸、创新合作新趋势”为主题,中德双方共计8位高级资深顾问、5特邀嘉宾参加会议。
会上,顾问们从国际视野,对比中德两国发展路径和契合点,为园区借鉴德国理念、标准和模式,实现中德生态、经贸、创新合作提出来许多宝贵建议。
本次会议形成了《青岛中德生态园第二次国际顾问委员会会议青岛共识》。顾问们一致认为:在过去一年里,中德生态园的生态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,获得中国政府低碳试点城区评分第一。希望继续坚持生态优先、探索先行的原则,打造中德合作的生态发展试验室。
搭建生态架构,打造田园环境。坚持以指标体系、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为园区建设总纲,设置碳排放指标“天花板”。将14项生态指标落入控规,进行法定管控。编制资源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,根据规划区自然本底特征、生态敏感性分布情况等,将规划区划分为9个分区,划定管控生态敏感区,设立一级生态控制线划(禁止建设区)和二级生态控制线(限制建设区),实行“红线”管控,保留利用原有地貌肌理,保留利用现状道路比例66%;水体保留80%;林地58%。
培育生态产业,促进绿色发展。培育以被动房产业为主的绿色建筑产业,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于6月份建成投入使用,成立绿色建筑研究院,研究落实并应用推广了生态节约型技术措施15项。培育以泛能网为代表的新型能源产业,建成总装机规模约4894kw分布式太阳能集热项目,中德生态园1号泛能站发电系统一次并网成功,成为全国首例园区型泛能网网络化运营。培育以工业4.0为方向的未来产业,集合西门子、博世、海尔等中德领军企业,打造集专业培训、产业基地、孵化咨询、方案设计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系。
营造生态环境,创造美好生活。将海绵城市建设与低碳城市建设有机结合,打造11.6万平方米的山王河生态湿地工程,建设一座集生态湿地、休闲健身、自然野趣、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滨水公园,打造人工湿地示范系统。借鉴德国小城镇和开放街区建设经验,设定150×150的小街区尺度,街区跨度为适宜步行的3分钟距离,实现区域慢行系统,取消围墙,围绕中心公园打造商业圈,实现街区内部道路公共化。建设智慧城市,通过“互联网+城镇化”的建设模式,实行社区智慧化管理和服务,让全民共享科技成果。建成全省首个生态小学——中德生态园小学,亚洲最大的DGNB认证可持续建筑德国企业中心投入使用,全国最大的绿建二星德国小镇——弗莱社区基本建成,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化新城正在崛起。